自然大百科读书笔记_适合学生吗
18
2025-08-21
很多人之一次打开川大官网的招生简章,都会被“347心理学专业综合”这几个字吓到。其实拆开来看,它只考三门:**普通心理学、心理统计与测量、心理学研究 *** **。题型以**名词解释、简答、论述、实验设计**为主,没有选择题,这意味着你必须把知识“写”出来,而不是“选”出来。
自问自答:需要考数学吗?
需要,但只考**描述统计、t检验、方差分析、回归**这些基础内容,难度不会超过本科心理统计课。
官方从未给出“指定教材”,但根据近五年真题反推,以下四本基本可以覆盖考点:
个人观点:如果时间紧,可以跳过《实验心理学》里过于生理化的章节,把**“变量控制”“实验设计类型”“SPSS结果解读”**这三块啃透即可。
以2023年真题为例:
你会发现,**“热点+理论+设计”**是川大论述题的固定套路。提前准备“ *** 成瘾”“内卷”“AI焦虑”等热点案例,可以节省考场30%的思考时间。
我的学生里,上岸率更高的时间线是:
自问自答:跨考生需要提前多久?
建议**至少提前10个月**,因为川大喜欢考**“理论联系实际”**,没有心理学本科的学科直觉,需要更长时间积累案例。
1. **写字速度**:川大答题纸是空白A4,3小时要写满8-10页,平时练习必须用0.5mm中性笔计时训练。
2. **研究伦理**:实验设计题如果涉及被试欺骗,必须补充“事后说明”步骤,否则会被扣2-3分。
3. **英文术语**:名词解释如果出现“working memory”这类英文,**先写中文再写英文**,顺序反了也会扣分。
川大心理学专硕复试比例是**1:1.5**,每年都有380分被刷、360分逆袭的案例。复试分三块:
个人观点:复试逆袭的关键不是“完美”,而是**“真诚+可塑性”**。承认自己不知道某些理论,但展示快速学习的能力,反而比硬背文献更打动人。
观察近三年的研究热点,**“生成式AI对认知的影响”**极可能成为论述题。建议提前阅读两篇文献:
把这两篇论文的**研究范式、变量操作、结论争议**整理成一页笔记,如果考场上遇到类似题目,可以直接套用框架。
发表评论
暂时没有评论,来抢沙发吧~