宝宝发烧到底要不要立刻退烧?
立刻退烧并非铁律。崔玉涛在书中反复强调:**“发烧是免疫系统的信号灯,不是敌人。”**
- 体温≤38.5℃且精神尚可时,优先观察而非用药;
- 若伴随嗜睡、呕吐、皮疹,哪怕只有38℃也要就医。
个人经验:我家娃之一次烧到39.2℃,我慌乱喂了布洛芬,结果掩盖了幼儿急疹的典型热退疹出过程,反而让诊断延迟。
---
崔玉涛推荐的物理降温误区与正确姿势
**误区排行榜**
1. 酒精擦浴——皮肤吸收可致酒精中毒;
2. 冰袋敷额头——局部过冷引起寒战,体温反升;
3. 捂汗退烧——婴幼儿汗腺未成熟,易脱水高热。
**正确姿势清单**
- 室温24-26℃,穿盖比成人少一件;
- 温水(32-34℃)擦拭颈部、腋窝、腹股沟等大血管处,每次不超10分钟;
- 少量多次喂口服补液盐,每公斤体重5-10ml。
---
退烧药选择:布洛芬还是对乙酰氨基酚?
自问:两种药交替用是不是降温更快?
自答:崔玉涛明确反对交替用药,**“增加剂量混淆风险,收益却微乎其微。”**
- 3月龄以上首选对乙酰氨基酚,间隔≥4小时;
- 6月龄以上可选布洛芬,退热更持久,但脱水或呕吐时慎用;
- 禁忌:蚕豆病禁用对乙酰氨基酚,肾功能不全禁用布洛芬。
---
发烧时饮食:崔玉涛的“三不原则”
**不强迫进食**
发烧时消化酶活性下降,强迫喂饭可能诱发呕吐。
**不迷信白粥**
单一碳水营养密度低,可改为小馄饨、南瓜泥等易吞咽半流质。
**不暂停母乳**
母乳中的免疫球蛋白反而加速恢复,**“ *** 就是随身携带的退烧药。”**
---
必须就医的5个危险信号
- 持续高热>24小时(3月龄内>12小时);
- 退烧后仍精神萎靡;
- 出现喷射性呕吐或前囟门凸起;
- 尿量明显减少(<3次/天);
- 肢体冰凉伴花纹样皮肤。
---
我的实战笔记:一次流感发烧的72小时记录
**Day1 上午**
体温38.7℃,喝150ml补液盐后玩积木,未用药。
**Day1 夜间**
飙升至39.8℃,服用布洛芬3ml,1小时后降至38.2℃。
**Day2 下午**
出现犬吠样咳嗽,急诊确诊流感,加用奥司他韦。
**Day3 清晨**
体温37.4℃,开始出冷汗,更换干衣后继续补液,未再反复。
这次经历让我深刻体会:**“体温曲线比单次数值更有价值。”** 记录时间、温度、用药、症状,手机备忘录就能搞定,比任何经验贴都可靠。
暂时没有评论,来抢沙发吧~