全民读书节是什么?一句话:它是由国家新闻出版署牵头,联合多部委与地方 *** 共同打造的**国家级阅读推广活动**,自2006年起每年4月23日世界读书日前后启动,持续一个月,覆盖全国城乡。

2006年,我国人均纸质图书阅读量不足5本,远低于欧美日韩。 *** 意识到,**阅读不仅关乎个人素养,更决定国家软实力**。于是,全民读书节应运而生,通过行政力量整合出版社、图书馆、书店、学校、社区等资源,把“读书”从私人行为升级为公共议程。
打开“学习强国”或“国家数字图书馆”App,搜索“全民读书节”专区,可免费领取**10万册电子书**和**500小时有声书**。我个人偏爱“主题书单PK”功能,把读过的书标记为“已种草”,系统会自动匹配同城书友,**24小时内就能组局线上共读**。
北京朝阳公园的“森林书屋”、成都宽窄巷子的“熊猫主题书店”,都是读书节期间限时出现的**快闪场景**。去年我在杭州西湖边的“诗歌亭”里,用3分钟写下一句原创诗,当场被打印成贴纸贴在公共长椅上,**陌生人扫码就能读到我的句子**,那一刻我真切感到阅读不再是孤岛。
官方数据显示,2023年读书节期间全国共举办阅读活动**12.8万场**,直接参与人次**1.04亿**。更值得关注的是**长尾效应**:当当网统计,读书节结束后一个月内,推荐书单图书销量仍高出平日47%。我的观察是,**读书节像一次“阅读重启键”**,让平时不读书的人也愿意买一本书试试,哪怕只是拍照发朋友圈,也比完全零接触好。
与其追完所有活动,不如**锁定一个最感兴趣的板块深耕**。比如2024年我给自己定的目标是:参加“乡村图书漂流”志愿者,亲手把200本书送到贵州黔东南。因为**只有亲手传递过纸张的温度,才会真正理解阅读如何改变他人命运**。

发表评论
暂时没有评论,来抢沙发吧~