为什么会产生嫉妒心理_如何缓解嫉妒情绪
11
2025-08-31
学前心理学试卷到底考什么?一句话:它既考你对0-6岁儿童心理发展规律的掌握,也考你能否把这些规律转化为教育实践。下面用自问自答的方式,拆解备考全流程。
我翻了五年真题,发现题型高度稳定:
我按出现频率做了排序,**前10名**如下:
我的 *** 是“**关键词-案例-反思**”模板:
之一步:把理论拆成3-4个关键词。例如维果茨基=最近发展区+支架+内化+语言工具。
第二步:匹配幼儿园真实场景。比如“老师用提问提示帮幼儿完成拼图”就是支架。
第三步:加一句反思:“若支架撤离过快,幼儿可能退回原有水平。”
看到视频先别急着写,按“**行为-理论-建议**”三步走:
1. **行为**:记录幼儿具体动作,如“推倒同伴积木并大笑”。
2. **理论**:锁定“工具性攻击”+“道德情绪发展滞后”。
3. **建议**:提出“角色扮演训练+情绪识别卡片”双干预。
改卷老师最怕空话,**写“建议”时务必具体到教具和步骤**。
我总结了一个“**5W1H**”结构,10分钟能写完:
个人经验:**三周冲刺法**
第1周:通读教材,用荧光笔标出所有“发展阶段”“实验名称”。
第2周:刷真题,把错题按考点分类,建立“错题-理论-案例”三栏笔记。
第3周:每天模拟一套卷,限时90分钟,重点练设计题的速度。
改卷时见过太多遗憾:
我统计了2022-2024年6套卷,发现:
皮亚杰前运算阶段特征出现6次,依恋类型出现5次,游戏分类出现4次。这三块内容务必背到滚瓜烂熟。
发表评论
暂时没有评论,来抢沙发吧~