很多人一听“心理学”就想到心理咨询,但在耶鲁,心理学更像一门跨学科的认知科学。本科阶段的核心课程被拆成五大模块:

我旁听过的“Emotion”研讨课只有12人,教授直接把学生带到情绪实验室,让每个人给自己电击(安全范围内)来测量疼痛阈值与情绪调节策略。期末作业不是论文,而是一份NIH格式的研究计划书。这种“做中学”让概念不再抽象。
耶鲁并不强制AP Psychology,但统计与微积分必须出现在高中成绩单。若能在社区大学修完线性代数,会极大加分。
招生官最不想看到的是“对心理学感兴趣”的空洞陈述。我的建议是:在本地大学实验室做半年RA,哪怕只是数据清洗,也能在个人陈述里写出“如何用R排除伪影”。
不要重复活动列表。我曾辅导一位学生,她把“在养老院教老人用平板”写成一篇关于技术如何重塑老年自我效能的微型民族志,最终被耶鲁、斯坦福双录。
系里最新统计显示,38%直博,去向包括本校、普林斯顿、UCL;22%进入科技公司做用户研究;10%走临床路线,攻读PsyD或社工硕士。最意外的是,6%选择创业,把实验范式变成心理测评SaaS。

当年我同时拿到剑桥Psychological and Behavioural Sciences的offer。剑桥课程更广,但耶鲁允许大三直接进入教授课题组,且提供每年5000美元的研究津贴。我最终选择耶鲁,是因为我想在本科就把fNIRS超扫描这种前沿技术写进简历,而剑桥要到硕士阶段才开放设备。
最后透露一个内部数据:2023Fall耶鲁心理学在中国大陆仅录取4名学生,其中3名有论文挂名或会议海报。机会稀缺,但准备得当,你完全可以成为下一个。

发表评论
暂时没有评论,来抢沙发吧~