四川师范大学心理学专业隶属于心理学院,是四川省最早获批心理学一级学科硕士点的院系之一。它并非“985/211”,却在西南地区拥有极高的口碑,尤其在发展与教育心理学、应用心理学两个方向上,科研产出稳居川内前列。

从课程设置看,大一、大二以普通心理学、实验心理学、心理统计打地基;大三开始细分模块:心理咨询技术、人才测评、儿童行为观察等,学生可依据兴趣选修。实验室资源值得一提:脑电ERP、眼动仪、虚拟现实情绪舱,本科生就能预约使用,这在同层次高校里并不多见。
学院现有专任教师60余人,其中教授、副教授占比近一半。多位老师同时兼任四川省心理学会理事,纵向课题(国家自然科学基金、教育部人文社科)年均立项十余项。
个人观察:课堂之外,导师会主动邀请本科生进组。我的一位学妹大二就参与“留守儿童手机依赖干预”课题,负责数据清洗,后来凭这段经历拿到香港城市大学全奖直博。科研氛围浓厚,但并不“卷”,老师更看重持续投入而非短期成果。
直接回答:整体去向多元,但地域黏性明显,留在成渝经济圈的比例超过七成。
根据学院2023届就业质量报告,本科平均起薪6.8k/月,硕士9.5k/月。若进入企业做用户研究或人才测评,年薪15万并不罕见;若选择公立学校,则享受寒暑假与编制稳定,但起薪略低。

对比川内同类院校,川师心理学毕业生薪酬略低于电子科大(偏人机交互方向),却高于西南民族大学,性价比处于中上梯队。
否。四川师范大学心理学在川内按文理兼收招生,文科生只需在大一时补修《高等数学C》与《统计学基础》,难度适中。
国家二三级心理咨询师资格已取消,目前行业认可的是中国心理学会注册系统的“助理心理师”。学院会组织培训,但需满足见习小时数,建议从大三开始规划。
若计划走人力资源方向,可辅修工商管理;若瞄准特殊教育,可辅修教育学。双学位会挤压实习时间,务必量力而行。
学院内部统计显示,2019—2023年考研报名率从42%升至58%,最终录取率稳定在34%左右。录取院校TOP5依次为:北师大、华南师大、中科院心理所、西南大学、浙江大学。值得注意的是,选择出国(境)深造的比例由3%增至9%,目的地集中在香港与荷兰。

个人建议:如果英语底子好,可同步申请香港授课型硕士,一年学制,回川后进入高校做行政或辅导员,时间成本更低。
发表评论
暂时没有评论,来抢沙发吧~