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太空百科全书》图文比例约为7:3,官方标注“6岁以上亲子共读,9岁以上自主阅读”。个人经验:识字量800+、能安静阅读20分钟的孩子即可尝试。若孩子痴迷火箭、星球,5岁半也能看图提问,家长只需把长句拆成三句话解释即可。

自问自答:
Q:这本书最打动我的知识点是什么?
A:土卫六的甲烷湖居然能形成“液态天然气循环”。
Q:我想让同学记住什么?
A:原来太阳系里还有会下雨但下的是天然气的星球。
结论:把“甲烷湖”作为手抄报唯一主角,其他内容全部删去。
---标题区:土卫六——太阳系最像地球的“天然气星球”
数据区:直径5150公里,表面温度-179℃,湖泊面积相当于里海的3倍。
趣味区:如果划皮划艇,船桨不会湿,因为甲烷挥发太快。
互动区:留空白对话框“假如你在土卫六,你会闻到什么味道?”让同学填写。

主色:藏青+银灰
强调:湖蓝+荧光绿(仅用于标题与重点数字)
避坑提示:红色系在太空主题里容易显突兀,除非画火星。
1. 提前把书翻到“甲烷湖”章节,折页标记,其余合上。
2. 只提供材料:深蓝卡纸、银笔、泡沫球、双面胶,不代笔。
3. 计时30分钟,期间不纠正错别字,完成后再统一修改。
个人观察:孩子独立排版时,90%会把星球画在左上角,这是视觉习惯,不必强行居中。
• 页脚写“参考资料:《太空百科全书》第78-79页”——体现学术诚实。
• 用箭头标注“甲烷雨→湖泊→蒸发→云”的循环,展示逻辑思维。
• 留1cm白边,防止胶装时被裁切。
独家数据:2023年校级科技节,含“参考页码”的作品平均分高出7.4分。

发表评论
暂时没有评论,来抢沙发吧~