得闲读书是什么?
得闲读书是一款主打“碎片化阅读+知识付费”的中文内容聚合平台,由深圳得闲科技于2019年推出。它通过**AI摘要+人工精编**的方式,把一本书压缩成15分钟左右的音频或图文,解决“想读书却没时间”的痛点。
答案:得闲读书是一款把长书拆成短内容的移动阅读App。
---
得闲读书百度百科里写了哪些关键信息?
打开百度百科词条,你会发现官方把产品拆成四大板块:
1. **核心功能**:每日免费更新3本新书精华,会员可解锁全库;
2. **内容形态**:音频、脑图、金句卡片三位一体;
3. **版权合作**:已与中信、磨铁、读客等120家出版社签约;
4. **用户规模**:截至2023年12月,累计注册用户突破1800万。
值得注意的是,百科里特意提到“**非简单拆书,而是二次创作**”,这其实是得闲读书与同类App更大的差异点。
---
得闲读书到底值不值得付费?
自问:如果只是把书念一遍,那我直接听有声书不就好了?
自答:得闲读书的真正卖点在于**“知识再加工”**。编辑团队会先通读全书,提炼出可落地的行动清单,再邀请行业KOL录制解读。以《原则》为例,官方版本只告诉你“拥抱极度透明”,而得闲读书会补充桥水基金内部邮件模板,让你立刻能用。
个人观点:如果你每年买书超过20本却读完不到5本,199元年费确实能**降低沉没成本**;但若你享受完整阅读的乐趣,它反而会成为“信息速食”的陷阱。
---
得闲读书和得到、樊登读书有什么区别?
| 维度 | 得闲读书 | 得到 | 樊登读书 |
|---|---|---|---|
| 内容长度 | 15分钟 | 20-30分钟 | 40-60分钟 |
| 主讲人 | 匿名编辑团队 | 行业大咖 | 樊登本人 |
| 选书倾向 | 商业、心理学新书 | 通识教育 | 家庭、职场 |
| 价格 | 199元/年 | 365元/年 | 388元/年 |
从个人体验看,**得闲读书更像“知识便利店”**,适合地铁通勤;得到是“精品超市”,需要整块时间;樊登读书则像“线下沙龙”,重互动感。
---
为什么有人吐槽得闲读书“毁原著”?
核心争议在于**“二次创作是否失真”**。例如《人类简史》被压缩成“认知革命、农业革命、科学革命”三张脑图,原著中关于“虚构故事如何塑造文明”的思辨被大幅删减。
我的看法:工具本无罪,关键在于使用场景。把得闲读书当**“导读索引”**,读完精华再决定是否深挖原著,反而能提高选书效率;若把它当“替代品”,知识体系必然碎片化。
---
SEO视角下得闲读书的流量密码
观察百度指数会发现,“得闲读书怎么样”“得闲读书破解版”这类长尾词搜索量持续攀升。官方很聪明地在百科里预埋了**“免费试听”“邀请码”**等关键词,既截流灰色需求,又把用户导回正版。
一个小技巧:如果你在知乎写测评,标题用“得闲读书值得买吗?实测30天后的3个真相”会比“得闲读书评测”更容易拿到长尾流量,因为**疑问句式天然匹配搜索动机**。
---
未来得闲读书可能往哪走?
据内部人士透露,团队正在测试**“AI个性化摘要”**:用户输入职业和阅读目标,系统自动生成定制化笔记。例如产品经理读《创新者的窘境》,会重点突出“颠覆式创新 checklist”,而销售则会看到“如何向保守客户推销新产品”的案例。
如果这一功能落地,得闲读书将从“标准化拆书”升级为**“千人千面的知识过滤器”**,届时199元的定价或许还能再涨一波。
暂时没有评论,来抢沙发吧~