应用心理学在职研究生值得读吗_如何备考
9
2025-09-06
深夜街道光线昏暗、行人稀少,**犯罪者往往利用环境隐蔽性**挑选目标。根据《女生安全小百科》统计,70%的尾随事件发生在22:00-02:00之间,且受害者多为单独出行的女性。书中指出,**“犯罪者评估风险仅需7秒”**,因此打破“易下手”印象是之一步。
我曾迷信“防狼喷雾万能论”,但书中实验数据打脸:**30%的喷雾因过期或逆风反噬使用者**。更推荐组合方案:
很多人不知道,**滴滴的“紧急联系人”可设置自动行程分享**,但书中提醒:“**必须提前让对方保存截图,避免司机临时抢手机**”。我亲测发现,**高德地图的“护航模式”会在路线偏移500米时触发警报**,比微信实时共享更灵敏。
书中一个案例颠覆认知:女孩被跟踪时**故意走进24小时健身房**,利用前台监控和男性顾客密度吓退歹徒。关键细节:
“不要跑向派出所——**很多派出所夜间无人值班**,反而暴露位置。”
自问:如果附近没有健身房怎么办?**答案:选择有透明玻璃墙的连锁奶茶店**,坐在监控覆盖区,用充电宝堵住门口座位制造障碍。
书中提到,60%的入室案发生在入住前三个月。我的实战改造清单:
书中犯罪心理学章节指出,**“攻击者最怕失控感”**。我曾用书中 *** 测试:深夜遇陌生男子搭讪时,突然用命令语气说“**帮我拍张照,要发朋友圈定位**”,对方愣住后离开。原理是**打破他预设的“猎物”剧本**,将其置于被记录的风险中。
书中隐藏彩蛋:在便利店购买安 *** 时,**收银员会默认你是“有男 *** ”的状态**,犯罪者可能因此降低骚扰概率。虽然荒诞,但**利用社会刻板印象自保**也是种灰色智慧——就像随身带一包男士香烟,在电梯里故意掉落暗示“非独居”。
发表评论
暂时没有评论,来抢沙发吧~