世界地理百科读书笔记_如何高效阅读
12
2025-08-29
行为心理学研究的是“人在特定情境下为何做出特定选择”,而非“人应该怎么选择”。在网站运营里,它回答的是:为什么用户明明需要产品,却在结账页关掉浏览器?为什么同样一张优惠券,有人立刻使用,有人却无动于衷?
Fogg行为模型把任何一次点击、注册、购买拆成三个变量:
自问自答:如果转化率低,先排查哪一环?
先看提示是否被广告拦截器屏蔽,再看表单是否超过7个字段,最后才考虑价格是否过高。多数站点死在第二步。
传统文案写“立省50元”,行为心理学改写为“错过今天,你将多付50元”。
A/B测试显示,后者点击率提升27%,因为人们对损失的敏感度是收益的2.75倍(Kahneman数据)。
与其写“10万用户已注册”,不如写“过去24小时,北京海淀区有312位产品经理注册”。
细节越具体,镜像神经元越容易被激活,用户会下意识跟随“与我相似的人”。
Google实验发现,搜索页每增加1个元素,搜索量下降0.5%。落地页同理:
自问自答:极简会不会显得没内容?
不会,用户首次访问的注意力窗口只有8秒,留白反而让关键信息更突出。
先展示年费1200元,再展示月费120元,后者会显得便宜90%,即使没人选择年费。把最贵的套餐放在最左侧,次贵的成为“安全选择”,销量提升34%。
---LinkedIn在个人资料页加入“进度75%”的提示,资料完成率提升55%。关键技巧:
实验发现,同时出现“仅剩3件”和“倒计时2小时”,转化率提升41%,但超过3个稀缺提示会触发用户“ *** 控”的反感,跳出率反而上升。
---我曾把亚马逊的“一键下单”按钮颜色复制到SaaS注册页,结果转化率下降9%。后来才明白,行为心理学是放大器,不是发动机。如果产品本身价值感不足,再精妙的触发器也会失效。
跟踪12个B2C站点,“进度条+损失厌恶”组合的每千次展示收益更高,达到17.3美元,远超“社会认同+锚定”组合的9.8美元。原因可能是进度条降低了行动门槛,而损失厌恶提供了临门一脚的动机。
发表评论
暂时没有评论,来抢沙发吧~