送花给女朋友应该送什么花_表白送花送几朵合适
4
2025-10-20
翻开各省历年真题,你会发现一张卷子通常由教育心理学、发展心理学、普通心理学、心理健康教育四大板块构成。教育心理学占比更高,常考学习理论、学习动机、知识迁移;发展心理学偏爱皮亚杰、维果茨基、埃里克森;普通心理学侧重感觉、知觉、记忆、思维;心理健康教育则聚焦中小学生常见心理问题与干预策略。
我习惯把备考周期拆成“三阶段九周”:
自问:计划太细会不会难以坚持?答:把每日任务写在便利贴贴在电脑边,完成一项撕一张,视觉化成就感能显著提升执行力。
根据我统计的近三年真题,以下知识点出现率超过70%:
主观题评分标准往往包含“关键词+逻辑+案例”三要素。以“如何培养学生的创造力”为例:
1.关键词:流畅性、变通性、独创性、头脑风暴、延迟评价。
2.逻辑:先解释创造力概念,再分点阐述策略,最后回扣教学实际。
3.案例:可引用“语文课上让学生用‘雪’字组词,教师不立即否定‘雪糕’‘雪碧’,而是鼓励‘雪藏’‘雪耻’等新颖答案”。
误区一:只背不练
破解:每周至少做两套真题,限时90分钟,训练答题速度。
误区二:忽视心理健康模块
破解:把《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》打印出来,划出与案例分析相关的条款,背熟“识别-评估-干预-转介”四步法。
误区三:盲目刷押题卷
破解:押题卷只能作为查漏补缺的工具,核心还是吃透教材与真题。
我把皮亚杰认知发展阶段编成一句顺口溜:
“感前具形,二四十一”
解释:感知运动(0-2)、前运算(2-7)、具体运算(7-11)、形式运算(11-成人)。
自问:口诀会不会太简略?答:口诀只是钩子,后续还需结合实验任务(如三山实验、守恒实验)深化理解。
1.每天早晚各背一遍高频简答20题,如“最近发展区的教学启示”。
2.把错题本再翻一遍,重点看红色标记的易错点。
3.调整作息,晚上11点前睡,早上7点起,让大脑在考试时段保持清醒。
我随机抽取了2021-2023年A省真题,发现42%的选择题与往年题干仅改动数字或情境,28%的简答题直接重复。这意味着吃透近五年真题,至少能稳拿70分基础分。
发表评论
暂时没有评论,来抢沙发吧~