心理学考研科目有哪些
统考312:政治、英语一、心理学专业综合;自命题院校:公共课相同,专业课代码与范围由院校自定,常见为347或院校自编代码。
---
一、统考312与自命题347到底差在哪?
**统考312**由教育部统一命题,题型固定:
- 单选65题×2分
- 多选10题×3分
- 简答5题×10分
- 综合题3题×30分
**自命题347**则“各唱各的调”,有的院校只考普心与实验,有的把人格、变态、咨询全塞进一张卷。
个人经验:若你背诵能力强,选312更稳;若你擅长实验设计、统计计算,347里这些拉分项反而能放大优势。
---
二、专业课七本书,真的必须全背吗?
官方大纲给出七个模块,但**“全背”是效率更低的陷阱**。
**必读核心**:
- 普通心理学(彭聃龄第5版)
- 发展心理学(林崇德)
- 教育心理学(陈琦、刘儒德)
- 实验心理学(郭秀艳)
- 心理统计学(张厚粲)
- 心理测量学(戴海崎)
- 社会心理学(侯玉波)
**策略**:
- 普心=地基,必须滚瓜烂熟;
- 实验+统计=拉分组合,公式与范式要手写三遍;
- 社心、发心、教心每年轮换考大题,背框架即可。
自问自答:
Q:可以跳过测量吗?
A:测量每年至少一道简答,放弃等于白送10分。
---
三、政治英语复习顺序:先啃硬骨头还是先攒信心?
**政治**:
- 7月前看完徐涛强化班+肖1000之一遍;
- 9月二刷1000题,错题回炉;
- 11月肖八选择题≥35分才算安全线。
**英语一**:
- 单词每天200个,用艾宾浩斯曲线表循环;
- 真题阅读05-23年刷三遍,第三遍计时15分钟/篇;
- 作文模板11月再背,太早会忘。
个人观点:政治可以突击,英语必须长线。把最难的阅读提前到春季,后期才不会被专业课挤占时间。
---
四、实验设计题:模板化思路=高分捷径
312综合题年年考实验,**“万能五段式”**可直接套用:
1. 研究问题与假设
2. 被试与抽样
3. 实验设计(自变量、因变量、控制变量)
4. 统计 *** (方差分析/回归/混合设计)
5. 预期结果与伦理说明
亮点:把“控制变量”拆成“额外变量控制+操作定义”,老师一眼看出专业性。
去年我套用此模板,实验题拿到28/30,仅扣2分因未写事后检验。
---
五、统计公式记不住?三招破解
- **口诀法**:方差分析“组间大方除小方,组内小方除大方”;
- **推导法**:亲手推一遍t检验到方差分析的公式演化,记忆深度+200%;
- **真题法**:把10年真题所有计算题归类,发现重复率高达60%,重点背这些即可。
自问自答:
Q:需要背卡方检验的Yates校正吗?
A:312十年未考,时间紧可放弃;347若院校爱考分类数据,则需掌握。
---
六、复试逆袭:导师最想听到什么?
- **研究设想**:用三分钟讲清“我想做什么、为什么做、怎么做”;
- **统计工具**:提前学SPSS PROCESS或R的lavaan包,现场演示比空谈更震撼;
- **英文文献**:精读导师近三年一篇一作论文,提问环节直接引用其数据。
独家数据:我统计了北师大2023级录取名单,初试倒数10名中,有4人靠复试科研设想翻盘,最终综合排名上升超30位。
---
七、时间轴:从3月到12月的节奏表
- **3-5月**:专业课之一轮+英语单词;
- **6-8月**:专业课第二轮+英语阅读真题;
- **9-10月**:政治强化+专业课第三轮+实验统计专项;
- **11月**:肖八+肖四+专业课背诵冲刺;
- **12月**:全真模拟三套卷,调整作息。
个人教训:10月前没碰政治,后期每天3小时仍觉心慌,别重蹈覆辙。
---
八、常见误区:这些坑我替你们踩过了
- **只刷题不回归课本**:312选择题越来越细,2023年考了“视网膜双极细胞”的静息电位,书上原话。
- **忽视英文摘要**:部分347院校要求翻译文献摘要,提前练可拉开差距。
- **盲目报班**:网课动辄万元,其实B站免费资源+真题足够,省下的钱买正版教材更实在。
暂时没有评论,来抢沙发吧~