615心理学是什么_考研615心理学怎么复习
13
2025-09-05
社会心理学是什么?金盛华给出的定义是:研究个体在社会情境中如何被他人影响、如何影响他人,以及二者如何交互的学科。这一视角把“情境”置于核心,而非单纯聚焦个人特质。
金盛华在《社会心理学》里反复强调:情境不是背景板,而是动态变量。它包括:
自问:为什么同一个人,在会议室与在酒吧表现判若两人?
自答:因为情境线索激活了不同的“自我脚本”。会议室启动“职业自我”,酒吧启动“放松自我”。
金盛华用“ *** 暴力”案例说明:当身份被遮蔽,道德自律会显著下降。实验数据显示,带面具的被试比露脸的被试电击强度高出47%。
并非总是如此。金盛华区分了:
个人观察:直播带货主播在介绍熟悉产品时口若悬河,遇到技术故障却立刻语塞,正是社会助长的双刃剑。
金盛华引用Asch线段实验,指出75%的人至少一次放弃正确判断,随大流给出错误答案。他进一步提出“从众曲线”:
金盛华提出“系统合理化理论”:弱势群体也会维护现有秩序,因为认知失调太痛苦。例如,低收入者可能相信“富人更努力”,以此减少心理失衡。
自问:为何职场里被压榨的实习生会替老板辩护?
自答:他们通过“未来我也会成为老板”的幻想,把当前不公解释为“必要考验”。
金盛华不满足于“人性本善”的宏大叙事,而是用“责任分散×代价评估×榜样示范”公式解释助人行为。
个人经验:地铁里有人晕倒,当我之一个蹲下后,不到五秒就有三人围过来,印证了金盛华的模型。
金盛华在修订版中新增“线上自我”章节,提出社交媒体把“自我”拆解为可编辑的模块:
数据补充:2023年对3000名大学生的追踪发现,日均修图超过30分钟者,线下社交焦虑得分高出对照组22%。
金盛华的社会心理学不是纸上谈兵,而是一面照妖镜,照见了我们在电梯里沉默、在直播间冲动、在键盘后愤怒的每一瞬间。读懂它,或许就能在下一次“情境陷阱”到来时,按下暂停键。
发表评论
暂时没有评论,来抢沙发吧~