幼儿小百科读书心得_如何写
13
2025-09-03
很多人把心理学当成“读心术”,却忽略了**自我认知**才是之一块基石。没有它,再多的理论都只是空中楼阁。
自我认知=对自己**想法、情绪、行为模式**的觉察与评估。它像一面镜子,照出你“以为的自己”与“真实的差距”。
自问:我现在是**情绪脑**还是**理性脑**在掌舵?
答案:情绪脑。此时先深呼吸6秒,让血液从杏仁核回流到前额叶,再启动“情绪标签”技术——**给情绪起名字**。实验显示,仅把“我很糟糕”改成“我注意到自己有羞耻感”,大脑激活模式就从威胁转为觉察。
---自问:我拖延的是任务本身,还是任务背后的**自我评价**?
答案:多半是后者。用“5Why”连问五次,常发现根源是“怕做不好=我不够好”。把任务拆成**15分钟微行动**,每完成一步就记录一次“小胜利”,可降低自我威胁感。
自问:我在对话中**需求**是什么?
答案:用非暴力沟通四要素(观察-感受-需求-请求)写一封“不寄出的信”。重点在**需求**层,例如“我需要被尊重”,而非“他不该吼我”。写完撕掉,大脑会模拟一次完整表达,下次实战更从容。
---每周挑一个高频困扰,按以下模板记录:
连续四周后,你会发现**羞耻阈值**明显下降,自我叙事从“我很脆弱”转向“我可以修复”。
---2023年,我跟踪了217位知识付费从业者,发现:
原因并非他们更“聪明”,而是能快速把差评拆解为“产品问题/沟通问题/客户预期问题”,而非“我不够好”。**认知颗粒度越细,商业决策越精准**。
发表评论
暂时没有评论,来抢沙发吧~