小鼠动作表达情感_如何识别
14
2025-09-03
心理学考研到底考什么?一句话:先分清学术型硕士(学硕)与专业型硕士(专硕)。学硕考“312心理学专业基础综合”,专硕考“347心理学专业综合”。前者重科研,后者重应用。再往下,才是具体科目。
312统考由教育部统一命题,满分300分,题型包括65道单选、10道多选、5道简答与3道综合。七本核心教材如下:
个人观点:312看似“背书”,实则考“框架”。把七本书拆成“理论—实验—统计”三条线,比逐页死记效率高。
---347没有全国统一大纲,各院校自己出题,满分也是300分,但题型更灵活:名词解释、案例分析、研究设计都可能出现。参考书差异大,常见组合:
自问自答:347是不是比312简单?不一定。347少了统计计算,但多了开放题,需要“临床思维”或“管理视角”,对跨考生更友好,却也更难押题。
---无论学硕还是专硕,公共课都是政治+英语。学硕考英语一,专硕大部分考英语二,个别院校(如北大)要求英语一。政治拉不开差距,英语才是隐形战场。个人观点:心理学英文文献量大,提前半年精读《Psychological Science》摘要,对后期复试也有帮助。
过了初试,还有复试“三件套”。
数据亮点:2023年某985院校应用心理专硕复试淘汰率38%,其中70%因研究设计漏洞被刷。
---之一轮(3-6月):通读教材,画思维导图,建立框架。
第二轮(7-9月):真题分类,统计与实验同步刷题。
第三轮(10-12月):模拟卷+错题回炉,背诵高频简答。
个人观点:与其追求遍数,不如每本书做“一页纸框架”,考前48小时只看这七张纸。
---跨考心理学最怕“统计+实验”。建议:
真实案例:2024级清华专硕一位本科机械的考生,凭借Python处理眼动数据的demo,复试逆袭至前五。
---心理学考研不是“背多分”,而是“框架+应用”。把七本书读薄,把真题做厚,把研究设计做精,才是上岸的底层逻辑。
发表评论
暂时没有评论,来抢沙发吧~