恐龙是怎么灭绝的_恐龙世界大百科读书卡精华
14
2025-09-02
深圳大学心理学学科近年来在软科、QS等榜单中稳步上升,不少考生和家长都在后台私信我:“深圳大学心理学怎么样?”“读出来真的能找到好工作吗?”下面用一线调研数据与亲身走访体验,拆开这两个高频疑问。
深大心理学院成立于2015年,短短八年却已拿下心理学一级学科博士点、广东省重点实验室两块金字招牌。师资方面, *** 教师里拥有海外经历的占比超过60%,其中IEEE Fellow、长江学者各一人。实验室面积1.2万㎡,3T磁共振、256导脑电、近红外光谱仪等高端设备一应俱全,硬件条件足以对标老牌985。
在2023软科排名中,深大心理学位列全国第18位,仅次于北师大、华东师大等传统强校,却领先多所211。这一成绩背后,是“高水平论文+高被引学者”双轮驱动的结果:近五年学院在JCR一区期刊发文量年均增长35%,ESI高被引论文8篇。
深大心理学本科设基础心理学、应用心理学、临床与咨询心理三个方向。课程结构采用“2+2”模式:前两年通识+大类平台课,后两年分流进入专业深耕。特色课程包括:
研究生阶段实行“轮转制”:入学之一年可在三个导师团队间轮转,双向选择后再定方向。这一制度显著降低了“入坑”概率,2023级硕士转导师申请率仅2.7%。
“心理学毕业即失业?”至少在深圳,这个刻板印象正在被打破。学院2023届毕业生就业报告显示:
深圳的特殊性在于“企业需求碎片化、 *** 购买服务规模化”。一方面,腾讯、华为、大疆等头部企业需要大量用户研究、人才测评岗位;另一方面,深圳各区民政局每年采购心理咨询服务超2亿元,社区心理师缺口长期维持在千人以上。地域红利让深大毕业生在实习阶段就能接触真实项目,简历含金量远高于内陆同层次高校。
以2023年广东省录取数据为例,深大心理学组更低排位约全省前1.8%,与华南理工部分专业持平。若想提高录取概率,可重点关注:
去年我曾带学生团队参访深大,印象最深的是“实验室24小时开放”制度。只要通过安全考核,本科生也能在凌晨预约fMRI机时,这种自由度在985高校都罕见。此外,学院每两周举办一次“Psych Night”学术沙龙,学生可自带啤酒披萨,与诺奖得主面对面聊科研焦虑——这种松弛感,或许正是深圳这座城市赋予心理学的独特气质。
如果非要挑刺,深大心理学的短板在于历史积淀不足,校友 *** 相比北师大、北大仍显单薄。但换个角度看,这也意味着“同门竞争”更小,优秀毕业生更容易脱颖而出。一位2021届校友告诉我,他入职腾讯后惊讶地发现,组里五个心理背景同事里三个来自深大,“师兄带师弟”的链条正在快速形成。
深圳市 *** 在“十四五”规划中明确提出建设“国际一流脑科学中心”,深大心理学作为核心支撑学科,将获得连续五年每年1亿元的专项投入。这意味着:
站在行业视角,深圳大学心理学正在把“年轻”转化为“敏捷”,把“地域”升级为“赛道”。对于想兼顾学术理想与职业回报的考生,这里或许是一个被低估的“价值洼地”。
发表评论
暂时没有评论,来抢沙发吧~