恐龙是怎么灭绝的_恐龙世界大百科读书卡精华
13
2025-09-02
答案:它把欧洲哲学思辨转化为可验证的实验,又把实验结果迅速产业化。
1879年冯特在德国莱比锡建立之一间心理实验室,消息漂洋过海,**威廉·詹姆斯**在哈佛把“意识流”写进《心理学原理》,美国心理学正式诞生。 此时的心理学更像哲学分支,直到**G. Stanley Hall**在约翰·霍普金斯大学复制实验设备,美国人才之一次用反应时数据而非内省法讨论心灵。
1913年,**约翰·华生**在《心理学评论》发表《行为主义者眼中的心理学》,一句“给我一打婴儿”把不可观测的“意识”踢出学术圈。
1956年达特茅斯会议,**乔姆斯基**用“生成语法”反驳斯金纳的语言习得理论,**乔治·米勒**发表《神奇的数字7±2》,信息加工模型取代黑箱隐喻。 **核心转折**:心理学家开始用计算机术语(输入、存储、检索)描述大脑,心理学与人工智能交叉,为今日的认知神经科学奠基。
当实验室里的认知模型越来越精细,现实社会的种族冲突、越战创伤却愈演愈烈。
今日美国,心理学无处不在:
1. **神经多样性运动**是否会推翻“正常—异常”的二元诊断? 2. **AI心理咨询**(如Woebot)的疗效能否通过FDA审批,成为处方药之外的“数字疗法”? 3. **开放科学**(预注册、共享数据)能否真正解决“发表偏倚”,还是只是新一轮学术游戏?
美国心理学的历史告诉我们:每一次技术革新(从纸笔测试到fMRI,再到机器学习)都会重塑“人”的定义。下一个定义,也许不再由美国心理学家单独书写,而是全球研究者、患者、算法共同协商的结果。
发表评论
暂时没有评论,来抢沙发吧~