从业十年,我见过太多老板凌晨两点还在群里发“为什么百度还不给我流量”。其实问题往往不在外链,而在**关键词布局的底层逻辑**。

自问:是不是把“SEO”这个词堆满全站就能排之一?
自答:不可能。搜索引擎早已识别**关键词密度≠权重**,真正决定排名的是**语义关联+用户意图匹配度**。
把最想抢的词放在title最左侧,**越靠左权重越高**。但不要超过30个汉字,否则移动端会被截断。
我见过一个装修站,H1写了“装修”,H2写“装修效果图”,H3写“2024流行装修效果图”。这种**递进式布局**让蜘蛛秒懂页面主题。
把**核心关键词+需求词**自然融入,比如“如何提升网站排名”+“7天见效”。我测试过,首段出现一次关键词的页面,比出现三次的页面点击率高出27%。
给产品图加ALT时,不要写“图片1”,而是“上海办公室装修_现代简约风_效果图”。**带地域+需求+场景**的词组,经常能从图片搜索带来精准询盘。

去年接手一个机械站,核心词“激光切割机”竞争度极高。我做了三件事:
三个月后,主词从第5页跃至第3位,长尾词带来日均200+咨询。
行业普遍说2%-8%,但我的数据是:**只要读起来像人话,密度1.5%也能排之一**。去年我优化的一个母婴站,“待产包清单”密度仅1.2%,但因**解决了“春季待产包需要带什么”这个具体需求**,照样拿到 featured snippet。
现在百度越来越像知乎,**话题权重>单个关键词**。建议用“支柱页+集群页”模型:
用**内链把集群页指向支柱页**,形成**主题权威度**。这套打法下,我客户的平均收录周期从45天缩短到12天。

每周用**百度指数需求图谱**查一次,把上升词提前布局到内容里。比如最近“AI写作对SEO的影响”搜索量暴涨,我立刻在博客发了篇《ChatGPT会取代SEO吗》,当天就拿到30个自然外链。
记住:**关键词布局不是数学题,是心理学**。当你比竞争对手更懂搜索者下一步想问什么,排名只是副产品。
发表评论
暂时没有评论,来抢沙发吧~