情感表达班会_如何开展

新网编辑 3 2025-09-02 00:30:01

为什么要办一场“情感表达班会”?

在快节奏的校园里,学生把大量时间交给分数,却把情绪留给深夜的枕头。一次真诚的班会,就是打开情绪闸门的钥匙。我曾带过一个高三班,月考后全班平均分掉了8分,表面风平浪静,走廊里却有人偷偷抹泪。那天我临时把晚自习改成“情感表达班会”,结果第二天早读,教室里的读书声比从前更响亮——情绪被看见,力量就回来了。

情感表达班会_如何开展
(图片来源 *** ,侵删)

班会前:三把“隐形椅子”要先摆好

1. 保密椅:提前告诉所有人,“这里说的话,不带出教室”。
2. 平等椅:老师先自曝一件糗事,示范“我也可以脆弱”。
3. 时间椅:给每个人三分钟,不抢话、不打断,用沙漏计时最直观。


破冰:把“我很紧张”翻译成行动

开场别问“你今天心情如何”,太抽象。我常用“情绪便利贴”:发一张黄色便签,让同学在背面画线条——直线代表平静,折线代表焦虑,波浪线代表开心。画完统一贴到黑板,立刻出现一幅“班级心电图”。
有人问:这样会不会暴露隐私?
答:线条没有名字,既安全又真实,大家看着相似的折线,会瞬间明白“原来我不是一个人”。


主体环节:让故事自己走出来

1. 角色互换小剧场

把最近一次冲突写成30秒小剧本,抽签互换角色再演一遍。学生很快发现:当站在对方立场,台词自动就软了。

2. 情绪漂流瓶

每人写一句最想对父母/同桌/老师说却不敢说的话,折成纸飞机,朝教室对角线放飞。捡到的人大声读出来,原主人可举手认领,也可沉默。那天,一个男生写下“爸爸,你抽烟的声音让我睡不着”,读到第三遍时,他站起来认领,全班鼓掌长达20秒。

3. 能量传递圈

所有人围成内外两圈,面对面说一句“我欣赏你……”。每30秒外圈顺时针移动一格。结束后统计:平均每人收到8句正向评价,更高纪录是13句。被表扬最多的那位女生,后来成了班级心理委员。

情感表达班会_如何开展
(图片来源 *** ,侵删)

班会后的“保温”动作

1. 匿名树洞邮箱:用废旧纸箱贴上彩纸,放在教室后排,每周一开箱。
2. 情绪温度计:在黑板右侧画一条0-10的刻度,每天放学前大家用磁贴标出当日心情,老师一眼就能看见谁需要单独聊聊。
3. “一句约定”卡片:让同学写下“当我情绪低落时,请对我说______”,统一收齐后发给各自最想托付的人。


个人观察:数据之外的变化

我跟踪了三个月,发现:
- 迟到率从每周7人次降到2人次;
- 班级群凌晨的“emo”发言减少68%;
- 最意外的是,期中家长会到场率首次达到100%,很多家长说“孩子回家愿意开口了”。
情感表达不是额外任务,而是学习效能的放大器。当学生确信“我的感受被允许”,他们就会把注意力从对抗转向合作。


常见疑问快问快答

Q:学生不愿意说怎么办?
A:先让他们写,写完再自愿分享;文字是情绪的缓冲垫。

Q:班会时间被学科老师占用怎么办?
A:把班会拆成15分钟“情绪快闪”,放在周一之一节课前,既提神又高效。

Q:话题失控、有人哭泣如何收场?
A:提前准备“安心角”——两把椅子+一盒抽纸+心理老师 *** ,让情绪有出口,而不是被堵住。


最后想说,情感表达班会不是治愈一切的万能药,却是一张“情绪保险单”。它不能保证学生不再焦虑,但能确保他们在焦虑时,知道教室里有一群人愿意听他说完一句话。

上一篇:智慧百科读书写作是什么_如何高效使用智慧百科读书写作
下一篇:如何克服拖延症_心理学硕士教你高效行动
相关文章

 发表评论

暂时没有评论,来抢沙发吧~