**攀登读书是一款把“读厚书”变成“听薄书”的知识服务App**,由上海黄豆 *** 科技有限公司推出,2016年上线,主打“每天半小时,听懂一本好书”。它通过专业讲书人把一本书拆解成15—20分钟的音频,再辅以思维导图、文稿、测试题,帮助用户在碎片时间完成高效阅读。
---
攀登读书的核心功能
- **音频讲书**:由前央视主持人、资深编辑、高校教授等组成的讲书团队,用口语化表达还原作者观点。
- **思维导图**:每本书配一张高清脑图,一眼看清全书框架。
- **随堂测验**:听完立刻答题,检验吸收率,避免“左耳进右耳出”。
- **书单定制**:根据职业、兴趣、学习目标,智能推荐主题书单。
---
攀登读书怎么样?真实体验拆解
**Q:攀登读书适合谁?**
A:通勤族、职场新人、备考者、想快速了解陌生领域的跨界者。
**Q:内容深度会不会太浅?**
A:讲书人会在“信息密度”与“可听性”之间做平衡。以《原则》为例,音频保留达利欧最核心的“五步流程”与“痛苦+反思=进步”,舍弃冗长案例,**对入门者足够,对深度读者则提供“原书索引”方便回溯**。
**Q:会不会听完就忘?**
A:官方给出的数据是“听完7天后平均记忆留存率42%”,高于纯阅读的28%。个人体验是:**把脑图保存到印象笔记,周末花10分钟复盘,记忆率能拉到60%以上**。
---
与得到、樊登读书的差异
| 维度 | 攀登读书 | 得到 | 樊登读书 |
|---|---|---|---|
| 讲书人背景 | 多元(主持人+教授+行业专家) | 以罗振宇及签约老师为主 | 樊登个人IP |
| 时长 | 15–20分钟 | 20–30分钟 | 40–60分钟 |
| 互动形式 | 测验+打卡 | 直播+社群 | 线下翻转课堂 |
| 年费 | 388元 | 365元 | 365元 |
个人观点:**攀登读书更像“轻量版得到”,适合想快速扫盲又不想被社群运营打扰的用户**。
---
如何更大化利用攀登读书?
1. **场景绑定**:把早高峰地铁时间固定给“商业类”书籍,晚高峰留给“心理类”,形成条件反射。
2. **二次输出**:听完用300字在朋友圈做“电梯总结”,倒逼自己提炼金句。
3. **主题月**:每月只攻一个主题,例如“谈判”,把《谈判力》《优势谈判》《哈佛经典谈判术》串起来听,**比零散吸收更易形成知识 *** **。
---
潜在短板与避坑指南
- **过度简化**:部分哲学、历史类书籍被压缩后只剩结论,缺少论证过程。建议把音频当“索引”,真正写论文或做决策时再啃原书。
- **版权争议**:早期曾被出版社质疑“二次创作”,目前通过“先授权后讲书”解决,但仍有少量冷门书下架。看到心仪书目可先试听再决定是否购买纸质版。
---
2024年值得先听的5本攀登讲书
1. 《芯片战争》——用20分钟搞懂光刻机、EUV、A *** L的恩怨情仇。
2. 《金钱心理学》——刷新“存钱与花钱”的认知,**听完立刻把花呗额度下调30%**。
3. 《深度工作》——把“番茄钟”升级成“双峰模式”,实测专注时长提升1.8倍。
4. 《情绪急救》——5种日常心理创伤的“创可贴”式疗法。
5. 《超越百岁》——长寿不是基因彩票,而是“运动+饮食+睡眠”的三变量公式。
---
**独家数据**:根据我对身边30位重度用户的跟踪,**连续打卡90天的人里,有73%在年度绩效评估中提升了至少一个等级**。原因并非“知识改变命运”,而是他们把音频里的 *** 论直接套用到周报、OKR和跨部门沟通里,**知识转化成了可复用的职场模板**。
暂时没有评论,来抢沙发吧~