溪山读书会是什么_如何加入溪山读书会

新网编辑 18 2025-08-21 14:51:04

溪山读书会是什么?一个由北大校友自发组织的深度阅读社群,以“共读、共思、共行”为核心理念,致力于把书读厚,再把人读“活”。

溪山读书会是什么_如何加入溪山读书会
(图片来源 *** ,侵删)
---

溪山读书会的缘起与定位

2013年,几位北大光华管理学院的校友在香山脚下的一次徒步中,感叹碎片化阅读正在稀释思考深度,于是约定每月围炉夜读。最初只有七个人,后来逐渐扩大到金融、科技、人文、公益等跨界圈层,最终形成“溪山”品牌。
它不是传统意义上的兴趣小组,而更像一座“移动书院”:没有固定场地,却能在城市书房、山谷民宿、线上会议室随时开读;没有权威导师,却要求每位成员轮流做“领读人”,把一本书拆成问题清单,逼自己输出。

---

溪山读书会的运作机制

1. 选书逻辑:反热点、重经典

秘书处每季度向会员征集“想读却读不动”的书单,再投票选出三本。近三年高频出现的书目包括《国富论》《沉思录》《科学革命的结构》,它们共同特征是:厚、难、常读常新。

2. 共读节奏:三次线下+一次线上

  • 之一次:破冰导读,用“电梯演讲”30秒讲清全书主旨;
  • 第二次:分组深挖,把书拆成“概念卡”“案例卡”“行动卡”;
  • 第三次:场景化演练,把书中模型搬到真实商业或生活议题;
  • 线上:用飞书多维表格持续更新“知识资产库”,沉淀可检索的笔记。

3. 会员门槛:可验证的“输出力”

想加入?先提交一篇2000字以上的批判性书评,并在公开日做15分钟分享。通过率常年低于30%,留下的都是对“慢思考”有执念的人。

---

如何加入溪山读书会

步骤看似繁琐,实则把“筛选”前置,避免后期因价值观差异而内耗。

  1. 关注公众号“溪山读书”,后台回复“试读”,获取当期共读书目及问题清单。
  2. 在两周内完成阅读,并提交书评至指定邮箱,邮件标题统一格式:溪山试读+书名+姓名。
  3. 通过初审后,会被拉入“预备群”,参与一次线上共读测试,观察你的提问质量。
  4. 最终面试由三位老会员主持,问题通常围绕“你反对作者哪一点”“如果重写最后一章你会怎么写”。
  5. 正式会员需缴纳年费,费用全部用于场地、茶水及书籍基金,财务公开。
---

溪山带来的三重价值

以我三年会员的体感,它至少解决了三个痛点:

溪山读书会是什么_如何加入溪山读书会
(图片来源 *** ,侵删)

之一,对抗信息茧房。同侪压力迫使你读完原本只收藏不阅读的硬书,跨界讨论又不断刷新视角。去年我们把《枪炮、病菌与钢铁》与《芯片战争》并置,意外得出“技术扩散速度决定文明冲突烈度”的新框架。

第二,把知识转化为行动。每本书结束必须产出“最小可行实验”。有人读完《穷查理宝典》后,真的用checklist重构了公司投资决策流程,IRR提升。

第三,建立弱关系强信任的智囊团。会员里既有VC合伙人,也有公益律师,遇到棘手问题,只要在群里丢一个“求助”,常常能收到结构化建议。

---

常见疑问快答

Q:没时间读厚书怎么办?
A:溪山默认“读书是重要不紧急的事”,如果你连每月10小时都挤不出,大概率不适合。

Q:线上可以全程参与吗?
A:可以,但线下讨论的非语言信息(表情、停顿、争执)是线上无法复刻的,建议至少参加一次。

溪山读书会是什么_如何加入溪山读书会
(图片来源 *** ,侵删)

Q:非北大背景会被排斥吗?
A:目前会员中约40%来自其他院校,核心标准是“能否提出好问题”,而非学历标签。

---

溪山读书会最打动我的,是它对“慢”的坚守。当外界用算法拼命投喂速食,它偏要回到炉边,让一本书在众声喧哗中慢慢发酵。如果你也厌倦了“读完即忘”的焦虑,不妨写一封试读书评,或许下一炉火的座位就是你的。

上一篇:军事百科_读书小报怎么写
下一篇:伪心理学识别方法_如何科学辨别伪心理学
相关文章

 发表评论

暂时没有评论,来抢沙发吧~